从厦门生物医药产业看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
从厦门生物医药产业看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
科创强引擎驱动发展新势能
●历经20多年培育,从厦创新厦门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超千亿元
●自2022年启动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以来,厦门90多项技术或产品处于全国、全球领先水平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君宁)近日,门生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喜讯接踵而来,两个1类创新药和一个重磅产品相继获批——至此,“厦门造”1类创新药数量增至八个。
2003年,物医厦门第一个1类创新药上市,此后在2012年、2016年分别上市第二、药产业第三个,科技2019年以来则总共上市了五个……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不断加快的脚步,正是厦门生物医药产业“跑”出加速度的生动写照。从一张白纸起步,支撑展历经20多年的培育渐成规模,厦门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超千亿元。
如今,高质翻开厦门产业图谱,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劲韧性跃然纸上,从2003年谋划布局发展光电、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从厦创新到2019年开展新型显示、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培育,门生厦门科技创新始终站在关键产业的前端,持续引领发展动能转换。科技创新,物医正成为支撑厦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为城市持续繁荣注入澎湃活力。
革新与突破,药产业引领发展动能转换
厦门把科技创新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支持研发创新。在生物医药领域,科技一批批厦门标志性创新成果接续涌现:万泰生物的全球首支重组戊肝疫苗、国内首支宫颈癌疫苗成功研发并实现量产,支撑展艾德生物开创我国肿瘤伴随诊断产品在日本获批上市并进入当地医保的先例,中硼医疗引领研发的国内首个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系统及诊疗一体化成对硼药成为精准治疗肿瘤新武器……
相关数据显示,厦门生物医药产业连续三年营收突破千亿元规模。截至2024年底,高质全市已拥有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企业1700多家,其中海沧区集聚生物医药企业500多家,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凭借坚实的从厦创新产业基础,厦门正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的腾飞,可视作厦门科技创新征程上的一个观察样本。厦门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以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打开了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动能转换的新局面。
从厦门生物医药港到厦门科学城,多年来,厦门科技创新紧扣时代使命,不断开拓发展新阵地。其中,厦门科学城实现从“搭框架”向“强功能”转型,落地12家新型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核心园区累计注册各类企业和机构超过2000家。
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正成为新质生产力“有效增量”。自2022年启动厦门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以来,厦门90多项技术或产品处于全国、全球领先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3.4%;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9.47件,居全省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40%;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中,厦门三年上升31位,跃升至全球第72位;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落地实施,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揭牌建设……
众多“从0到1”“从1到100”的突破背后,是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
近年来,厦门先后出台“成果转化新25条”“科技创新引领工程16条”等系列政策,不断健全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年初,厦门再出台《关于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引领工程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12条重磅举措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厦门正依托重大创新平台积蓄人才、孵化科技成果和技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形成吸引产业集聚的“强磁场”。
科技与产业,在创新中深度融合
看起来像一块普通泡沫塑料板,却能抵抗万米深海的压力——我国生产的第一台能够在海洋最深处开展科考作业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使用了这个来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所低密度微球及复合材料研究院的新型固体浮力材料。
低密度微球及复合材料研究院2023年落地厦门后,设立中科海锐(厦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运营主体,仅四个月就实现首个科技成果项目投产。近日,中科海锐自主研发的浮力材料产品一举拿下该领域的国内首张CCS(中国船级社)认证,产品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为深海装备装上了“中国脊梁”。
原始创新上舍得投入,同时不让科研成果躺在象牙塔里——在科技与产业创新的融合上,厦门持续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不断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深度融合,由此引发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强劲的创新动能。
两家省级创新实验室——嘉庚创新实验室与翔安创新实验室,以攻克“卡脖子”技术、落地产业化成果为己任,短短几年成果斐然。嘉庚创新实验室在氢能、半导体等领域攻克了20余项关键技术难题,孵化企业近30家;全球首个戊肝疫苗、首支鼻咽癌诊断试剂,国产首个宫颈癌疫苗等重磅产品皆出自翔安创新实验室,其研发成果创造营业收入近200亿元。
企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厦门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近年来,厦门持续强化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重大攻关,支持“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去年,厦门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首个创新联合体——厦门市心血管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正式揭牌。“创新联合体最大的意义在于把技术创新应用到临床医疗实践中。”厦心医院院长王焱说。该创新联合体由厦心医院牵头联合2家高校院所、10家科技创新企业共同组建,推动形成联系基础研究-临床治疗-创新产品研发等上下游各环节、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发展模式。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产业发展“全链条”转化,厦门打通了从科技兴到产业强的“任督二脉”。重大平台集聚不断实现新突破,握指成拳协同创新,未来更多“从零开始”“点石成金”的创新创业故事将由此诞生。
(责任编辑:娱乐)
-
領到年終第一件事要做什麼?5個關鍵,教你何謂理債式理財|天下雜誌
【理財五角課】快要領到年終了,領到年終第一件事該做什麼?台股平均報酬率8%,借錢長期投資吧?一般人對債務總是避之不及,一旦背債,連家人都得瞞。事實上,債務並不邪惡,也有辦法善用信用卡,幫助個人信用評分 ...[详细]
-
摩的停在进出站区域,遇到公交车进站,也不避让。成排摩的霸占公交站。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朱道衡)近日,海沧市民单女士向本报报料称,在海沧区海裕路公交车站,公交车进出站专用通道,却被成排的摩的乱占,公交 ...[详细]
-
据新华社福州7月25日电记者 林凯)25日,第二十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简称“海辩赛”)在福州开赛。两岸15所高校、近80位辩手以辩会友、宏辞论道。揭幕战聚焦“A ...[详细]
-
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当被问及备受玩家喜爱的《无主之地》角色小缇娜是否会在即将推出的《无主之地4》中继续出演该角色时,小缇娜的配音演员艾什莉·伯奇坦言:"我没有任何消息"。这一表态似乎暗示着《无主之 ...[详细]
-
7月22日,大暑节气,山西芮城储能项目建设现场传来捷报——中国中车飞轮储能项目山西芮城100MW/50.41MWh独立储能电站成功并网!充分彰显了中车永济公司储能项目建设的攻坚“硬实力”。走进储能电站 ...[详细]
-
商丘民权王公庄村民近半数会画虎 有村民年入近百万发布时间:2017-09-11 16:34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村民们画的虎图价值不菲 资料图 1600多人,700多人会画虎,全村年收入过亿 ...[详细]
-
豫首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落户东区 幼儿园到高中全覆盖发布时间:2017-09-14 10:43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本报讯记者 赵文静 覃岩峰 通讯员 王青萍)昨日,郑东新区西亚斯外籍人员子女 ...[详细]
-
飞机户型装修图是指针对飞机户型进行的装修设计图纸,由于飞机户型的特殊性,装修图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利用、功能布局和美观性。在进行飞机户型装修图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空间狭小、结构复杂等特点,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曾聪虹)昨日,2020年中考落下帷幕。全市各地考试秩序井然,考试组织零失误,首次实现零违纪。今年泉州中考初三报考91814人,比去年增加11386人,增幅14.16%;初二报考102744 ...[详细]
-
20日早报:经纪人否认门罗交易 劳森信息遭泄露发布时间:2017-05-07 12:24 来源: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摘要]北京时间9月20日,NBA休赛期仍在继续,而在赛场内外,也有不少消息值 ...[详细]